Party work
*建工作
*建要闻
*风廉*
群团活动
思想理论
主题教育专栏
职工合理化建议
百岁*员感*恩 万元*费映初心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9日 来源:原创 阅读:3090

百岁*员感*恩  万元*费映初心


丹心一片  风华百年

近日,云南工投集团直属离休*支部老*员周用能同志,在临近100周岁生日之际,自愿向*组织一次多交纳10000元*费,这是一位有着76年*龄的老同志对*的特殊情结。100岁高龄的周用能曾是一名地下*员,为了革命工作历尽艰险,死里逃生,作为一名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共产*员,周用能坚守一心向*的理想信念,对*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24岁入*、25岁入伍,周用能经历了解放战争,先后编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一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被授予“解放奖章”。新中国成立后周用能先后在云南军区通信处,昆明军区*治部等地工作,1978年转业到昆明机床厂工作。

以教书为掩护  从事*的地下工作

周用能,1923年出生于弥勒县东哨,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他一生追随共产*,为*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1943年从弥勒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弥阳镇第二中心小学任教期间,弥勒县地下*组织要在弥勒县中学培育一批懂军事的学生,准备搞武装起义,他以训导主任身份掩护坚持*的地下工作,短短5年的时间他竭尽所能为组织培养教育了不少革命青年。




投笔从戎  死里逃生

1948年初,在弥勒南乡沙冲工作的周用能,遭国民*反动派抄家,全城通缉,被迫转移到西山投入到武装斗争,其所在起义部队被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周用能担任中队*治指导员。他随军到越南河阳,因水土不服患了恶性疟疾,回国后疟疾复发,他和四名战友留住丘北县石洞村养病,高烧三十多天,山区无医无药,每天靠半碗苞谷饭维生,身体十分虚弱,五人中就病死了三人。病入膏肓的周用能,命在旦夕,幸得七颗黄药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周用能在回忆时说道:“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我遭受病魔折磨,亲眼目睹三个战友病亡,能熬过这三十多个日日夜夜,是精神的作用在支撑着我,养病期间我没有七杂八杂的念头,一心想的就是早日养好病回到部队继续干革命。革命的理想是支持我战胜这场大病的精神支柱,没有坚定的信念我是等不到那七颗救命的黄药的。”


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1949年9月29日凌晨,驻扎在云南省丘北县温浏村一个寨子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收到一条重要电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时任电台*支部*、台长的周用能与值班报务员一起,立即将译写好的电讯稿交给领导。领导指示:根据新华社播发的关于国旗制作图案的消息,迅速赶制五星红旗,准备在10月1日这天,把旗帜在解放区高高升起。

2018年,滇桂黔边纵收到电讯、制作五星红旗的故事刊登在《人民*协报》。“我的名字载入国内外知名机关报,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喜讯,更是我光荣人生的例证。”每每谈起这段经历周用能总是激动不已,那是青春的记忆,是对*和人民奉献一生后留下的回忆。



青春芳华在奋斗中消逝  初心却永不改变

周用能同志在100周岁生日前向*组织上交大额*费,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员铁心向*、一心为*、终身许*的信仰追求,生动诠释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员的本质内涵,是广大*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周用能老人饱含深情地说:“我虽然退休离岗,新闻联播仍然是我每天的必听节目,今年全*开展主题教育,*总*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要倍加珍惜,要饮水思源,要肯奋斗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的,广大青年干部职工要牢记*总*对新时代青年的殷殷嘱托,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而不懈奋斗。